前言
在去爱丁堡之前,我又复习了一遍梅尔·吉布森导演并主演的那部《勇敢的心》,这部1996年第68届奥斯卡最好影片上映已经快30年了,影片末尾威廉·华莱士临刑前高呼“自由”的场景,仍是我的观影史中最令我印象深刻的画面。
爱丁堡还是哈利波特的“诞生地”——就在那间有着红色门头的大象咖啡店,当年穷困潦倒的J.K.罗琳就是在这里蹭着暖气写出了《哈利波特》。
当然,不可以漏掉的还有小狗波比,这是遥远苏格兰的“忠犬八公”的故事,现在,小狗变成了铜像,依旧在爱丁堡的街头等待着主人。
这里是爱丁堡,苏格兰的首府,诞生过无数的英雄、诗人、学者和作家,是大家口中“北方的雅典”。
传奇人物威廉·华莱士雕像。
小狗波比铜像,这是爱丁堡的“忠犬八公”。
J.K.罗琳写下《哈利波特》的大象咖啡店。
是华莱士的荣耀,爱丁堡城堡
越过一片宽阔的斜坡,在爱丁堡城堡的城门口,我再一次见到了华莱士——他的戎装雕像就矗立在门前一侧的壁龛里,而另一侧,则是历史上真的的“勇敢的心”——苏格兰国王罗伯特·布鲁斯,他也在梅尔·吉布森的电影里出现过,领导了反抗英格兰的首次苏格兰独立战争并获得胜利。而在大门上方则是苏格兰红狮盾徽和王冠,下面蓝带上刻着蓟花骑士团的格言:犯我者必受惩。
苏格兰国王罗伯特·布鲁斯雕像。
爱丁堡城堡的魔力,在于它的居高临下坚不可摧。城堡建在海拔135米高的死火山岩顶上,这里是爱丁堡的制高点,俯视全城,三面悬崖,一面斜坡,只须把守住城堡大门,便是一夫当关万夫莫开;爱丁堡的魔力,也在于它的悠久历史岁月沧桑,这座古老的堡垒最早建于公元6世纪,比英格兰的利兹城堡和大名鼎鼎的皇家温莎城堡都要早上几百年。在非常长的时间里,这里都是苏格兰的政治中心,也曾上演了无数的爱恨情仇,更是见证了苏格兰与英格兰那漫长而复杂的相爱相杀。
步入城堡,可以看到沿着城墙布置着很多整体黑色的古老大炮。城墙上视线开阔,爱丁堡的老城与新城,乃至更远的福斯湾,都能尽收眼底。城堡内部目前是一座博物馆,其中最珍贵的藏品是来自中世纪的权杖和王冠——据了解,权杖是在1494年的时候,亚历山大六世送给詹姆斯四世的礼物,而王冠则是玛丽一世的妈妈成为王后时所塑造的,二者都是金光闪闪,美轮美奂。不过陈列室内不允许拍摄,也只能亲身去到爱丁堡才能一睹其风采了。
苏格兰国家战争博物馆和“一点钟大炮”
在爱丁堡城堡的城头上,除去古时候的大炮外,还有一门现代的大炮,天天中午1点,会有士兵来这里鸣放一响礼炮——这就是爱丁堡城堡有名的“一点钟大炮”,也是一项悠久的传统,从1861年起,大炮便会按时鸣放。最早这是为了给远处福斯湾上的水手们校时,而目前,则成了一项吸引无数游客的仪式。
古老的爱丁堡城堡还真是苏格兰的军事历史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这里是堡垒、皇宫、监狱,也是易守难攻的军事要塞。就在“一点钟大炮”炮位的旁边,就是苏格兰国家战争博物馆,博物馆据了解原来是爱丁堡城堡的弹药库,目前则成为了展示苏格兰每个时期军事进步的地方。
苏格兰国家战争博物馆是爱丁堡城堡的一部分,去这里参观无需另外买票了。博物馆大门外屹立着一尊骑马的将军的雕像,这是出生于爱丁堡的黑哥元帅的雕像,他过去在一战时指挥过惨烈的索姆河战役。
军迷们应该非常喜欢这座博物馆,进入大门,门厅里最显眼的就是一门第二次世界大战时英军的要紧装备——25磅榴弹炮。在往里走,每个展厅展柜里展示的,是苏格兰过去400多年间的军事历史,包含每个年代用的军服、徽章,与用过的佩刀、步枪等武器装备,与在各场战役所缴获的战利品等。博物馆不算大,但布局紧凑,展品也比较丰富,值得慢慢观看。
皇家一英里,爱丁堡的老城
狭窄的街道、高高的建筑、烟熏的颜色,如果再遇上个阴雨连绵的日子……如此冷峻而阴郁的氛围,可能才是印象里爱丁堡古城的调调。
不过,我到达爱丁堡时,却是一个阳光灿烂的夏日,连接爱丁堡城堡和荷里路德宫的这条古老的街道上,人群人来人往,两侧都是中世纪时期风格的建筑,教堂、博物馆,售卖威士忌、苏格兰裙子和围巾的小店,还有冰淇淋店、餐厅……这也是我在英国见过的街头艺人最多的街道,穿着格子裙的风笛手和手里擎着的猫头鹰的老人“同街竞技”,看哪个能得到最多游客的喜爱。
这就是爱丁堡老城最繁华的街道——皇家一英里,旧时苏格兰的国王们就是骑着马在这条街上往返于王宫与城堡,全长约一英里,故而得名。
爱丁堡旧城与新城一块被列入了“世界遗产”,而皇家一英里就是爱丁堡旧城的核心之一。整条街被分为了几段——从荷里路德宫到圣玛丽街路口一段叫修士门,再到到乔治四世桥街路口叫高街,再之后是劳恩市场,最后在爱丁堡城堡前的一小段坡路叫作城堡山。
荷里路德宫,苏格兰王室的王宫。
从苏格兰王室旧时居住的荷里路德宫到爱丁堡城堡,皇家一英里一路上坡,主街和两侧四通八达的小巷相互交错,构成了爱丁堡老城的骨架——从地形看,爱丁堡老城其实和重庆有的像。
老城里那些著名的建筑大都也在这条大道上,爱丁堡被叫做“北方的雅典”,并不只在于卡尔顿山上那座copy帕特农神庙的纪念碑,更在于其在文化、经济、艺术等范围出现过灿若繁星般的杰出人物。写下《国富论》的亚当·斯密的雕像,就矗立在有着像王冠一样屋顶的圣吉尔斯大教堂旁,这座哥特风格始建于12世纪,但目前这座则是1385年着火后重建的。而在大教堂的旁边不远,就是苏格兰高等法院和哲学家戴维·休谟的雕像。假如你仔细查询,还会发现休谟的右脚被摸得锃亮——那是由于据了解学生摸了可以不挂科。
好吧,这和中国的学生考试前拜孔子是一个道理吧……
挨近城堡的地方还有一座十分显眼的有着哥特式塔尖的建筑,不少游客会以为这是教堂,其实它还真的是座教堂!不过那是过去,目前这里是爱丁堡国际艺术节协会的总部所在地,常常举办各种音乐会。
爱丁堡王子街,“全球景色最好的马路"
在爱丁堡,能和皇家一英里相媲美的街道,大概莫过于王子街了。
王子街与“爱丁堡的阳台”卡尔顿山遥遥相对,卡尔顿山山顶也是远眺王子街最好的地方之一——王子街将爱丁堡分为了新旧二城,北面为新城,南面为旧城。
王子街上最显眼的地标是一座高高的钟楼,这座由砂石筑成的塔楼十分宏伟,更有意思的是,钟楼显示的时间并不是标按时间,而是比标按时间快了3分钟。
这是哪些原因呢?据了解是由于这座建于1902年的钟楼建成时,紧挨失火车站,火车公司为了确保他们的旅客不误点,所以将钟拨快3分钟,以使旅客们能有更充裕的时间而不至于错过火车。到了现在,这份“苦心”也被一直留存了下来。
鼎鼎大名的司各特纪念塔也在王子街上,和爱丁堡古城同风格的烟熏色维多利亚哥特风格,里,是苏格兰著名文学家沃尔特·司各特的雕像。现在的王子街兼具中世纪老建筑和现代化的景观,沿途都是热闹的门店,还有绿草如茵的花园,被叫做“全球景色最好的马路"
王子街的街头艺人数目比之皇家一英里也不遑多让——不能不说,我在这里听到的一位少年风笛手的演奏,是在爱丁堡时听过最棒的。
多利羊的归宿地,苏格兰国家博物馆
你还记得上个世纪末大名鼎鼎的克隆羊多利吗?多利羊是是世界上第一个成功克隆的人工动物,由移植母羊的乳腺细胞到被摘除细胞核的卵子细胞中发育而成的。它证明了一个哺乳动物的特异性分化的细胞也可以进步成一个完整的生物体。
多利羊活到了6岁半,而它最后的归宿之地,就是坐落于爱丁堡的苏格兰国家博物馆(NationalMuseumofScotland)。
作为苏格兰首府的博物馆,苏格兰国家博物馆规模不小,由原来的苏格兰博物馆和苏格兰皇家博物馆合并而成。博物馆是一座维多利亚时期的历史建筑,入口的底层大厅十分宽敞,布置有纪念品商店和咖啡店。而入到馆内则是别有洞天,白色的复古流行风尚的装修风格和楼梯,十分华美,叫人有穿越时空之感。
苏格兰国家博物馆的展品十分驳杂,既有各包含木乃伊在内的每个年代的历史文物,又有达尔文搜集的物种标本、恐龙化石,还有飞机、蒸汽机车、摩托车与多利羊如此的科技类展品,甚至还有听筒电话模拟装置、发电机模型等可以供观众互动的展区,像是一个历史+自然博物馆的聚合,展品十分丰富。许是有不少中国游客参观,博物馆里还有中文版本的导览手册。当然,如果和伦敦的大英博物馆相比,还是相形见绌。
对了,到了苏格兰国家博物馆,别忘了坐电梯上到博物馆顶层,那里是一个花团锦簇的大露台,不仅能够鸟瞰爱丁堡,还可以遥望山顶上的爱丁堡城堡,视线十分宽阔。
周董拍MV的卡尔顿山,爱丁堡的阳台
多年以前,周董拍了一部MV《明明就》,和歌词“中古世纪的城市里,我想就走到这……”一同出现的,就是苏格兰爱丁堡那充满历史感的街道与城堡,而MV里周董眺望爱丁堡的山坡,就是“爱丁堡的阳台”——卡尔顿山。
沿着爱丁堡热闹的王子街向东走到尽头,就能到达卡尔顿山的山脚。说是“山”,其实顶多算一个小山丘,从山脚出发,几分钟就能到达开阔且草木葱郁的山顶。
站在卡尔顿山上,视线豁然开朗。向西眺望,是爱丁堡人来人往的王子街,再往远眺,巍然耸立的爱丁堡城堡和皇家一英里大道上的教堂、钟楼都尽收眼底。而往东看,则是苏格兰东岸福斯湾蔚蓝色的海岸——发来自于苏格兰山地的福斯河,从这里汇入北海,并最后融入浩瀚的大西洋。
虽然一直听说阴雨天才是爱丁堡的环境感,但6月初的苏格兰,却是难得的阳光灿烂气候宜人,遥遥的海面上有风吹来,天气不冷不热,卡尔顿山山顶的草坪上“长”满了英国人,大伙都在这里享受着这风和日丽的时光。
卡尔顿山山上有爱丁堡市立天文台,还有两座纪念碑,一座灯塔形的纪念碑是英国历史上最伟大的海军将领纳尔逊,他率领英军在特拉法加海战中大胜法军,自己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