雨季来尼泊尔,你就要有随时打伞的心理筹备,原定今早猴庙看日出的计划泡汤了,但猴庙还是要去的,千里迢迢来到尼泊尔,刮风下雨也要走完既定路线。猴庙坐落于尼泊尔首都加德满都市区西部的一座小山上。距今已有两千多年的历史。寺庙里因猴子海量,被叫做“猴庙"。建于公元前4世纪,是亚洲最古老的佛教圣迹,也是尼泊尔的标志性建筑,猴庙曾被列入世界文化遗产。雨天的猴子躲在神庙的屋檐下避雨,对于这一波波扛着相机举着手机的游客们视而不见。大概是由于这里的猴子以庙宇为家,每天看着众信礼佛,伴着佛乐长大,比其他地方的猴子更多一份灵性和淡定。


大家从山脚下拾级而上,爬过三百多个台阶就抵达猴庙。迎面看见一座白色的佛塔。这座佛塔高10米,塔基为白色半球体。佛塔的整个造型从上到下分为5块,有半球形、螺旋形、圆形等不一样的形状,不一样的形状代表了不一样的涵义。最底层代表“地”;白色的半圆主体代表“水”;螺旋金黄色环形塔代表“火”;圆形华盖代表“风”;最顶部代表“天”;塔顶伞盖尖顶处嵌着的巨大宝石代表“涅磐”。相传释迦牟尼曾亲临此地,所以每年的佛祖诞过生日,这里都要举行盛大的法会。


佛塔的四面都有释迦牟尼佛的双眼,这象征着佛眼无边,随时随地注视着加德满都谷地每一个角落。两只双眼之间的螺旋形,含义佛将光线射达天宫,可以与神灵交流。据了解第一眼看见它许下的愿望肯定可以达成。


斯瓦扬布佛塔是猴庙最有名的佛塔,所以,猴庙也被叫做斯瓦扬布佛塔,佛塔的基色为白色,塔身洒上用来敬神的香料和酥油,经过阳光的曝晒融化,塔身上形成一道道凝固的油渍。斯瓦扬布佛塔的周围有很多的庙宇、经塔和神像,形成佛塔建筑群。这类佛塔建筑群具备印度或尼泊尔的风格。在这里,印度教和佛教融合并且和谐相处。


雨中,行色匆匆,下午来到巴德岗广场。巴德冈坐落于尼泊尔首都加德满都以东14公里,为加德满都谷地三大城市之一,是尼泊尔中世纪建筑和艺术的发源地。巴德岗,尼泊尔语中的“稻米之城”或“真诚者之城”。砖红色是巴德岗古城的主色调,质朴的红砖、深栗色的精制木雕,再加上密集的寺庙和砖石佛塔构成巴德岗独特的风格。








从14世纪到16世纪,巴德岗都是当时马拉王朝的首都和政治文化中心,也是中世纪尼泊尔艺术和建筑的发祥地。在全盛时期,巴德岗有规模庞大的王宫,与庞大的神庙建筑群——172座神庙,172座朝圣者的休息所。事先就获悉巴德岗广场之大,所以尽可能走马观花,时间还是不够用。这里任何一座庙宇、一堵墙、一只狗、一个风铃,都可以引发我的拍摄热情,况且还有一群爱拍照的好友一块,在古城墙前各种造型,单人照、小合影、大合照,快乐之间时光匆匆流逝。




























生活,常常需要携带一颗充满期待的心,去体验旅途的美景,去感受这个世界的美妙,即便匆匆,美好也将藏于心间。


入住的酒店与巴德岗广场仅一墙之隔。雨夜远处传来清幽的钟声,仿佛梦回古城,竟不知身是他乡客。














下一站:纳加阔特。一场烟云之美在等着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