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广 热搜:

青海湖旅游知识 青海旅游需要注意的地方

   日期:2025-03-08     来源:www.heeong.com    浏览:183    评论:0    
核心提示:青海湖旅游必读知识    外地游客在去青海湖旅游时,肯定注意以下三点:    1.青海非省会城市的上班时间都较短,不要用中国大陆标准预计药房、医院等的营业时间,要留好充分的提前量,预先在西宁采购完药品。 2.藏区的酥油茶之类食品不太合适中国...

青海湖旅游必读知识

    外地游客在去青海湖旅游时,肯定注意以下三点:

    1.青海非省会城市的上班时间都较短,不要用中国大陆标准预计药房、医院等的营业时间,要留好充分的提前量,预先在西宁采购完药品。

     2.藏区的酥油茶之类食品不太合适中国大陆人肠胃,不可以多吃。当地有待客的酥油茶空碗必重新添满的风俗,故建议一直维持碗内酥油茶三分之二满,这样既不伤害藏民感情双保护自己,建议携带黄莲素之类止泻药。

    3.如住宿藏民帐篷肯定注意防潮,在床铺与地面间应当有隔潮层,如无专业防潮可以塑料布等代替。

青海旅游需要注意的地方

1、礼仪与忌讳

       1、清真寺参观礼仪:清真寺在礼拜时间一般不欢迎非穆斯林参观,但穆斯林的礼拜确实是值得一看的,应当征得赞同后才可参观拍照,最好的方法是找一个穆斯林带你进入,然后由他安排你在旁边观看。 到清真寺参观游览,特别应该注意卫生,不可以随地吐痰,乱扔垃圾,不可以抽烟、唱歌和大声喊叫,以维持肃穆的氛围。礼拜大殿一般不可以随意进入,若要进来,应征得教长、阿訇的赞同并脱鞋进入,不可以翻阅经典等。

     2、佛教寺院参观礼仪:到佛教寺院旅游,不像清真寺那样需要严格,但要行为文明。在佛殿内不准用手乱摸佛像、佛经、壁画、法器等,更不可以从上面跨越过去。在僧众集合诵经时,不可以从他们前面走来走去。参观时一般不可以对着佛像指手画脚,评头论足,大声喧哗。未经管理职员赞同,不可以随便拍照。在转经轮或烧香拜佛时,应自左向右顺时针方向、不可逆转。藏胞和僧侣的头和帽子一般不可以乱摸,印有藏文的纸张不可以乱扔,更不可以当手纸用,刻有藏文的石头要摆设到干净的地方,不可以碰击或打碎。假如你是佛教徒,进佛寺时,把帽子摘下来,双手合掌,举到额头,表示真诚;假如在佛像前献布施,将得到管理职员的优厚照顾。 

     3、 西藏政府和旅游机构都不鼓励游客去看天葬,藏族人特别是死者家属,不愿汉族人观看,这是民族习惯也是人之常情。 假如拍照或摄影更是会惹来大麻烦,因此需要得到家属许可后才能观看,但尽可能不要拍照。假如你有机会见到,请自重你的言行。 

     4、在藏区偶见身挂红、黄、绿布标的牛羊徜徉于郊野,可不要随便驱赶、伤害,那是臧民敬神祭品。切勿用猎枪对准鹰鹫,藏民禁忌伤害他们的神鸟。

     5、未经赞同不可入庙,入庙后不可抽烟。庙内物品观看无妨,不可擅自摸佛像、经书、拍照。有的地方不能逆时针方向行进。有的秘宗殿禁止妇女进入。

     6、步入藏民的帐篷、局室,不可用脚踩门槛,也不能在别人面前吐痰。 

     7、藏民伸舌头,是表示尊敬而并不是嘲笑;合十则是一种礼节。 

     8、献哈达:哈达是藏族平时行礼中不可或缺的物品。献哈达是藏族牧民迎送客人和平时交往中用的礼节。献哈达时,主人张开双手捧着哈达,吟唱吉祥如意的祝词或赞词,渲染敬重的氛围,同时将哈达的折叠口向着同意哈达的宾客。宾客要站起身面向献哈达者,集中精力听祝词和同意敬酒。同意哈达时,宾客应微向前躬身,让献哈达者将哈达挂于宾客颈上。宾客应双手和掌于胸前,向献哈达者表示谢意。

     9、藏族日常的礼仪:青海每个民族忌讳的内容大不相同。各族群众的宗教意识十分浓厚,特别对那些一尘不染、严格过宗教生活的信徒,不可以表示看不起、不信赖,或者问这问那,引起反感。藏族因为受宗教影响深刻,日常忌讳的内容丰富。忌食圆蹄牲畜和有爪子的动物,如骡、马、驴、狗、猫、鹰、乌鸦的肉。进帐篷时以男左女右的方法进入,也以男左女右顺序就座。坐定后不可以横七竖八,腿不可以伸向供佛和老年人的方向,供佛的酥油灯上不可以接火抽烟或点蜡烛,佛像前需要维持清洗,不可以用我们的器具去缸内取水,不可以跨越亲人衣服,不可以故意打狗,不可以用枪射击秃鹫和老鹰,不可以在畜棚圈内大小便,不可以在众人面前放屁,更不可以走进帐篷指手画脚,说三道四,不可以说不吉的言词等。通常情况下,进入帐篷,必须要和蔼可亲,尽管语言不通,可伸出大拇指,表示对主人的赞美,这便是同主人打造和谐关系的开始。

     10、回族日常的礼仪:回族和撒拉族的忌讳遭到伊期兰教的深刻影响。禁食猪肉和狗、马、骡、驴等不反刍动物的肉及所有动物的血,不食自死之物,凡宰食牲畜,须请阿訇或廉长者按教规屠宰,外教人或不清廉的教内人所宰食肉,均视为不洁。禁止抽烟饮酒。舀惚、倒水要顺手不可以反手等等土族也忌食骡、马、驴肉,禁忌别人到牲畜圈内大小便,上炕就座,禁忌坐到主人家的枕头被子上,生小孩后一个月内家里禁止来人,忌穿着打扮不规范的妇女在长辈前走过,忌清晨外出办事碰上空桶及不净之物。 

 

2、关于住宿

     1、如住宿藏民帐篷肯定注意防潮,在床铺与地面间应当有隔潮层,如无专业防潮垫可以塑料布等代替。 

     2、如在穆斯林家庭住宿,不经允许不要擅自进入厨房,穆斯林的厨房一般不欢迎非穆斯林参观,也不要进入主人尤其是女主人的房间。对于穆斯林家庭的与中国大陆不一样的男女地位和分工等不要大惊小怪。宗教器物不要触碰。在穆斯林家庭饮食要随同清真标准。

3、关于购物

     1、塔尔寺附近有很多强卖藏刀的不法之徒常常聚集在寺庙门口以恐吓方法威逼游客购买他们的刀和其他物品,遇见这类人不要表示出对其产品的任何兴趣,不要驻足观看,到街两边的商店里购买需要的物品。这样的情况在其他一些旅游点也存在,因此需要特别小心。 

     2、在出发前往其他景点之前建议购买足够的胶卷、电池、食品、药品之类储备,青海的其他城市极少有齐全的此类产品提供,即便有也十分昂贵。 

     3、格尔木与其他非省会城市的上班时间都较短,不要用中国大陆标准预计商店、医院等的营业时间,要留好充分的提前量。

     4、不要在青海、西藏购买任何野生动物的毛皮,野生藏羚羊的角,野牦牛的头骨等等。这等于在支持青海---西藏日益猖獗的对野生动物的偷猎行为。而事实上假如你在离开当地时被发现携带有这类物品,你一个人非常或许会面临非常大的麻烦。

4、关于交通

     1、青海各地的公共交通都存在公私角逐的状况,私营线路总是较快且实惠,而且常常有讨价还价的空间。 

     2、在一些交通不便的区域极少有公共汽车,可以考虑搭车,搭车时有时烟比钱更解决问题,注意找比较靠谱的车如军车,邮车等。 

     3、循化通往孟达天池的道路异常艰险,假如包车千万要找的确有走这条路经验的司机,不然可能十分危险。

5、出发前筹备物品

     1、高原氧少,以少抽烟多呼吸空气为佳。进藏前注意不要感冒,如患感冒最好推迟进藏,由于在高原上感冒不容易康复,紧急的还会引起肺水肿及其他多种并发症。所以,筹备一些感冒药品和胃肠类药品是很必要的。 

     2、青海(少部分区域)、西藏气候的特征是干燥、缺氧、充气压力低。因此,进藏前随身带一些鼻腔外用软膏和润喉片可缓解干燥带来的鼻喉部不适。 

     3、因为高原紫外线比较强,据测算,年平均辐射值每平米在5000-8000兆焦耳之间,因此,带太阳帽、墨镜和防晒油是适合的。 

     4、普通人登上海拔2000米以上,会有高原反应,体弱的人在入藏之前筹备好氧气袋,以备不时之需。个人自备物品:太阳镜、防晒霜、运动衣裤、羽绒棉服、旅游鞋、手电、雨具及平时洗刷用品。 

6、高原缺氧反应及其防治手段 

    青藏高缘由海拔高、空气稀薄,因而形成了以低充气压力。缺氧、低温、太阳辐射强、日温差大、大风、干燥等为显著特征的高原气候。从低海拔区域来高原的游客,因为气候等方面的急剧变化,超越了正常人机体自动调节的限度,在海拔4000米以上地段,约60%一100%的人均发生急性缺氧反应或者疾病,其症状容易见到的有头痛、头昏、心慌、气短、食欲不振、恶心呕吐、腹胀、胸闷、胸痛、疲乏无力、面部轻度浮肿、口唇干裂、鼻衄等。危重时血压增高,心跳加快,甚至出现昏迷状况。有些人出现异常开心如酩酊状况,多言多语,步态不稳,幻觉,失眠等。 

    因为高原缺氧而表现出的种种症状,医学上称为高原适应不全症。有些是暂时性的,只须适应一段时间,或者离开高原环境,人体机能即恢复正常,有些持续时间较长。据研究:一般在海拔3000米以下无症状,3000米为反应临界高度,这一高度时的气候特征(充气压力、气温、太阳辐射等)与平原低地大不相同,游人到了这一新的环境,机体需要进行一系列的调节,才能适应;海拔3000-5000米之间可产生一系列缺氧症状,但大都无生命危险;海拔5000米为障碍临界高度";海拔5000-7000米机体不可以完全代偿;海拔7000米为危险临界高度;海拔7000米以上机体不可以代偿,为高山死亡带。但也有例外,有些人在海拔2000-3000米也很难完全适应,出现不同程度的高山缺氧反应,登山运动员在7000米以上仍能负重登山。 

    青海约有60%的面积海拔在4000米以上,3000-4000米面积占25%,海拔3000米以下面积只占15%。因此赴青海高原旅游者,作必要的医疗保健和生理卫生方面的筹备是十分必要的。 

   (1)从低海拔区域进入高原的游客,必须要作全方位严格的体检。凡有紧急心、肾,肺疾病病人,高血压!期以上,紧急肝病,贫血病人,均不可冒险来高原旅游。假如只患一般疾病,需要预先采取预防手段,如随身携带氧气、药物等。对进入肯定海拔高度区域后有抽搐、剧烈头痛或者昏迷倾向者,则不适合进入更高地段旅游。在海拔3000米以上的旅游住宿点和景点,或在旅游车上,应有高原旅游保健手段,提供氧气和必须具备药品,以防意料之外事故的发生。 

   (2)做好生理卫生方面的宣传教育工作,使游人有充分的思想和物质筹备,树立战胜高原反应的决心和信心,消除精神上非必须的恐惧感。通常情况下大约两三天,多则五至七天内即可逐步适应高原环境,胸闷、气短、呼吸困难等缺氧症状将消失,或者大有好转,有的人用吸氧来缓解高原不适症,这对暂时解除不适有用途,但停止吸氧后,不适情况又会重新出现,延缓了适应高原环境的时间。假如缺氧症状不非常紧急,静静休息时有所缓和或减轻,最好不要吸氧,以便早日适应高原环境,获得理想的旅游成效。 

   (3)适应性训练。来高原旅游之前拓展爬山、跑步、打球、负重、行军等大运动量的体育活动,这对机体适应缺氧环境能起到积极推动作用。进入高原初期,活动不可以过于激烈,如急行军、跑步、体力劳动等。高原气温低,随气温急剧变化,要准时更换衣服,作好防冻保暖工作,预防因受冻而引起感冒。感冒是急性高原肺水肿的主要因素之一。 

   (4)调节好高原旅游期间的生活。食物应以易消化、营养丰富、高糖、含多种维生素为佳,多食蔬菜、水果,不可暴饮暴食,以免加重消化器官的负担。严禁饮酒,以免增加耗氧量。睡眠时枕头要垫高点,半卧姿势最好。 

   (5)药物预防和治疗。为了提升机体对缺氧的耐力,降低高山病的发生,主要的药物有:复方党参片、黄芪茯苓复方剂、致适应剂、醋氮酰胺、利尿磺胺、螺旋内酯、中枢神经系统开心剂、抑制剂,眯基硫脲和营养剂与代谢激素类制剂。 

    进入高原后,高原不适应症状愈来愈重,就是在静息也十分明显者,应立即吸氧,送医院就医,以防因急性高原肺水肿而造不好的后果。 

 
标签: 青海湖旅游
打赏
 
更多>同类攻略
0相关评论

推荐图文
热门推荐
点击排行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免责声明  |  使用协议  |  版权隐私  |  网站地图  |  排名推广  |  广告服务  |  积分换礼  |  网站留言  |  RSS订阅  |  违规举报
中国旅游网-跟团游,自由行,国内游,出境游,周边游,自驾游,景点门票,特价机票,火车票及酒店一站式旅游预订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