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25日下午,在浙江政协举办的民生平台上,一位16岁女生提到的“杭州公厕不提供厕纸”现象引发社会热议。G20杭州峰会马上召开,公厕细节彰显城市形象。在这项最基本的城市基础设施和服务上,怎么样与国际接轨?不少有海外生活历程的市民,纷纷给杭州提出了建议。
作为旅游名城
杭州公厕需要供纸
“作为一个著名旅游城市,杭州的公厕应该供纸。”在德国生活多年的陈庆先生说,在一个国际化都市里,非常难想象公厕里没纸。
要说杭州公厕不提供厕纸,杭州城管委市容中心设施科科长周春龙感觉有点冤枉。“早在2024年,杭州就已对全市700多个三星级及三星级以上公厕提供免费厕纸,如此的卫生间一般都有10个厕位以上。”2024年,老旧社区的公厕经过提高改造,杭州也把三星级以下的公厕纳入到免费提供厕纸的范围,截至现在,杭州全市已有1099个公厕提供免费厕纸。
为了保证厕纸提供,杭州城管委还在每一个公厕设置一名保洁员;四星级以上公厕,再增加一名保洁员。“从早晨6点到晚上10点,保洁员都会在公厕内值守,一旦发现盒内没厕纸,保洁员就会主动添加,所有公厕纸盒上注明‘没厕纸请向保洁员索要’的字样。”周春龙说,财政基本按平均每一个厕位2块钱纸一天投入。
虽然公厕会提供厕纸,但并不意味着杭州所有卫生间都会提供,症结就是责任主体不同。“农贸市场、银行、旅游景点等自负盈亏单位的卫生间就不是杭州城管委管理,这类单位可能由于经费问题不提供免费厕纸。”周春龙告诉记者,为了更好地便利市民,杭州正在积极与主干道沿线企事业单位协商交流,现在,已有400多家企事业单位对外开放内部卫生间,提供厕纸,供市民游客“解急”。
解决厕纸问题
重点是提升公德心
“为何有些公厕不提供厕纸?由于乱拿乱用的人太多。”挨近西湖的三公园公厕保洁员苗桂珍阿姨说,解决厕纸问题的根本方法,是提升市民的公德心。
7月28日下午,在西湖边的三公园公厕,前来入厕的游客较多,记者在现场察看的半小时内看到,大多数人取用厕纸都会扯两三张,少数人会扯下十张以上。有些洗手后用厕纸擦手,对边上的烘干机视而不见。“一些青年一次性抽不少厕纸,最后用不掉就乱扔在纸篓边,浪费现象紧急。”苗桂珍阿姨告诉记者,因为厕纸消耗过快,20分钟就要重新添加一次,有时甚至5分钟不到,游客就会前来索要厕纸。
同样的状况还发生在紧靠衣之家百货的年代广场公厕。“用浪费不说,有的大妈还会趁大家不注意,偷拿厕纸带回家用。”保洁员刘凤珍说,按人流量正常用,一天只须添加三次厕纸已经足够,但有时天天厕纸都要添加20次以上。
在人流量较少的环城北路与建国北路交叉口的雪隐公厕,依然没摆脱厕纸过度取用的局面。“虽然厕纸不值多少钱,但还是有不少不文明市民乱拿,譬如天热用厕纸擦汗、下雨天用厕纸擦鞋等等。”负责保洁的袁光成说,本来一天添加2次的厕纸,现在要添加15次以上。
对此,市民陈杨建议说,可以借鉴交警管理司机闯红灯的做法,“用上摄像头!”在厕纸上方装个小小摄像头,来监督一些贪小实惠的市民。“虽然这也是防君子不防小人,但有监督方法,就能叫人有所敬畏,从规范上预防不文明现象。”
而浙江社科院公共政策研究所所长杨建华教授则给出更大胆的设想:能否将市民的不文明现象计入诚信档案,并进行全国联网,在各部门之间达成信息共享,以制约公厕不文明现象的频发。
对标国际城市
不少细节值得借鉴
虽然杭州公厕的清洗在全国一直是个标杆,但与国际旅游城市比,还有不少改变的地方。
常常出国的导游陈小姐说:杭州公厕的厕纸篓是否可以大一点、加个盖子?陈小姐说,现在杭州的公厕厕纸篓都偏小而且打开,在视觉成效上十分不雅观;而且在一些人流量大的卫生间,小小的厕纸篓常常不及保洁员更换,脏纸就满溢出来,更增添不愉悦感。而在海外的公厕里,厕纸篓都是类似“星巴克”卫生间里的小半人高大桶,且有触碰晃开的盖子,实用又美观。
留学回来的孙小姐则建议,公厕的地面保洁非常重要,因为国内公厕常见用蹲坑,地面容易弄脏,而外国友人对湿漉漉的地面非常感冒。
这类热心建议,都已经被递交到杭州城管委有关部门。周春龙说,他们会邀请有关部门和专家一块儿协商,吸收市民的好点子,分阶段研究可行性;其次,他说杭州也筹备积极借鉴西方国家的先进经验。譬如德国的公厕事业完全达成了市场化,任何个人和企业都有权经营公共卫生间,如此可以弥补政府资金的不足,加快城市建设速度,便捷百姓,还可以促进公厕在节能、节水、环保等技术上的革新。
“下面,大家也想通过企业赞助公益广告的方法,来补贴部分财政空白。”周春龙说,“但无论借鉴哪国经验,文明都是绕不过的坎。”由于日本、德国等国家没有乱拿、乱用厕纸的现象,这体现的是一个城市的文明程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