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北京圆明园游览图
圆明园坐落于北京西北部郊区,海淀区东部。是一座举世文明的皇家园林.原为清代一座大型皇家御苑,占地约5200亩,平面布局呈倒置的品字形,圆明园由圆明园、长春园、绮春园三园组成,总面积达350公顷。
圆明园的陆上建筑面积和故宫一样大,水域面积又等于一个颐和园。
·名字由来
“圆明园”这个园名,是由康熙皇帝命名的。玄烨御书三字匾额,就悬挂在圆明园殿的门楣上方。为何叫“圆明园”?雍正皇帝有个讲解,说“圆明”二字的意思是:“圆而入神,君子之时中也;明而普照,达人之睿智也。”意思是说,“圆”是指个人品德圆满无缺,超越常人;“明”是指政治营业额明光普照,完美明智。这可以说是封建年代统治阶级标榜明君贤相的理想标准。
·园林建筑特点
圆明园汇集了当时江南若干名园胜景的特征,融中国古时候造园艺术之精华,以园中之园的艺术手法,将诗情画意融化于千变万化的景象之中。圆明园的南部为朝廷区,是皇帝处置公务之所。其空间区则分布着40个景区,其中有50多处景点直接模仿外地的名园胜景,如杭州西湖十景,不只模仿建筑,连名字也照搬过来。更有趣的是,圆明园中还建有西式园林景区。最有名的“观水法”,是一座西洋喷泉,还有万花阵迷宫与西洋楼等,都具备意大利文静复兴时期的风格。在湖水中还有一个威尼斯城模型,皇帝坐在岸边山上便可赏析万里以外的“水城风光”。
当时的皇宫建筑是由很多的木材建造,容易引失火灾,加上夏季天气热,皇宫的城墙高,没法通风,整个皇宫就似火炉,根本没办法住人。而皇宫20里外有块空地,康熙就想在那里建一座能享乐的园林。
遗憾的是,1860年英法联军洗劫圆明园,园中的建筑被烧毁,文物被劫掠,奇迹和神话般的圆明园变成一片废墟,只剩断垣残壁,供游人凭吊。
·艺术特点
圆明园是一座珍宝馆,里面藏有名人字画、秘府典籍、钟鼎宝器、金银珠宝等稀世文物,集中了古时候文化的精华。圆明园也是一座异木奇花之园,名贵花木多达数百万株。完整目睹过圆明园的西方人把她称为“万园之王”。的确,假如今天还和140年前一样,这座超巨型园林就是当之无愧的“世界园林之王”了。
·圆明园“选美”
清朝皇帝根据满清的祖制,为了保证旗人的血统纯正,汉人的女子是不可以进宫的。皇帝们有哪些变通的方法呢?那就是建一个名为皇家园林的地方。
关于满清皇帝是如何从全国各地收罗美女,然后集于圆明园。史料中有这么一段记载:……清宫挑选秀女,满蒙各族女生,年在十四岁以上,二十岁以下,一概报名听选。……咸丰帝道:“一班都是旗女,也不见什么好处。”总管道:“万岁爷贵为天子,富有天下,只叫一道圣旨,令各省选女入侍,就使西子太真,亦可立致。”……不到半年,南中已献入汉女数十名,供值圆明园,分居亭馆,内中最得宠幸的,计有四人,咸丰帝赐她们芳名,叫作牡丹春,杏花春,武林春,海棠春。
圆明园是清代著名的皇家园林。 圆明三园面积五千二百余亩,一百五十余景。其中最著名的有上朝听政的正大光明殿,祭祀祖先的安佑宫,举行宴会的山高水长楼,模拟《仙山楼阁图》的蓬岛瑶台,再现《桃花源记》境界的武陵春色。一些江南的名园胜景,如苏州的狮子林,杭州的西湖十景,也被仿建于园中。长春园内还有一组欧式建筑,俗称西洋楼。圆明园还是一座大型的皇家博物馆,珍藏着许��珍宝、图书和艺术杰作。以下是圆明园的历史进步及有关的历史事件状况:
·康熙时期
康熙四十八年(1709年),康熙帝(即清圣祖玄烨)将北京西北郊畅春园北一里许的一座园林赐给第四子胤禛,并亲题园额“圆明园”。
·雍正时期
雍正三年(1725年),雍正帝(即清世宗胤禛)在圆明园南面增建宫殿衙署,占地面积由原来的六百余亩扩大到三千余亩。此后,圆明园不止是清朝皇帝休憩游览的地方,也是他们朝会大臣、接见外国使节、处置平时政务的场合。
·乾隆时期
乾隆帝(即清高宗弘历)即位后,在圆明园内调整了园林景观,增添了建筑组群,并在圆明园的东邻和东南邻兴建了长春园和绮春园(同治时改名万春园)。这三座园林,均属圆明园管理大臣管理,称圆明三园。
·咸丰时期
咸丰十年(1860年)8月,英法联军攻入北京。
10月6日,占领圆明园。从第二天开始,军官和士兵就疯狂地进行打劫和破坏。为了迫使清政府尽快同意议和条件,英国公使额尔金、英军统帅格兰特以清政府曾将英法被俘职员囚禁在圆明园为借口,命令米启尔中将于十月18日率领侵略军三千五百余人直趋圆明园,纵火焚烧。这场大火持续了三天三夜。
·同治时期将来
同治年间(1862~1874年),同治帝筹备修复圆明园,供慈禧太后居住。后因财政困难,被迫停止,改建其他建筑。
1900年,八国联军侵入北京,圆明园又一次遭到破坏。清朝覆灭后,一些军阀、政客、官僚,纷纷从圆明园盗运建筑材料,圆明园遗址遭到进一步破坏。
·中国时期
中国成立后,国家十分看重圆明园遗址的保护。
1979年,圆明园遗址被列为北京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之后,圆明园遗址的整修工作逐步展开。现被辟为圆明园遗址公园。
·历史背景
满族世代繁衍生息在东北黑龙江流域。
17世纪中叶,大举进兵华北,彻底推翻了明王朝,自东北入关定都北京,夺取全国政权,打造了历史上最后一个封建统治王朝——清朝,因为清朝统治者入关以前在东北过着游牧生活,冬天那里是林海雪原,夏天则气候凉爽。入关后,他们对北京盛夏干燥炎热的气候非常不适应。紫禁城虽金碧辉煌、宏伟壮观秀丽,但清朝皇帝感到那里呆板憋闷,尤其是在康熙初年,紫禁城发生过失火后,为了防火,也为了预防宫廷暴乱,砌了高高的宫墙。皇宫里院院相套,再加上溪沟水流过于平缓,几乎成了死水,当时对皇城曾有“红墙,绿瓦,黑阴沟”之称。这使得皇帝们有的厌倦深囿高墙的宫廷生活,于是,从康熙初年,便开始修建园林,这种修建工程竟延续了二百多年。
·地形特点及历代建筑对兴建圆明园的影响
北京的西郊,有连绵持续的西山秀峰:玉泉山、万寿山、万泉庄、北海淀等多种地形,自流泉遍地皆是,在低洼处汇成大大小小的湖泊池沼。玉泉山水自西向东顺山势注入昆明湖,成为西郊最大的水面。古时候劳动人民在这里生活,辛勤劳动,开垦了大片水稻田,形成了自然风景区。早在辽代,封建帝王就选中这里建造了玉泉山行宫,到了明代,这里的自然景色吸引了更多的游人,于是一些达官贵人就占据田园营建别墅,大片土地被一块块占去。到了明万历年间,明皇亲武清侯李伟在这里大兴土木,第一建造了规模宏伟,号称“京国1、园”的清华园(故址在今北京大学西墙外)。嗣后米万钟又在清华园东墙外导引湖水,辟治了幽雅秀丽的“勺园”,取“海淀一勺”的意思。空旷郊野,出现了亭台楼榭与湖光山色交相辉���,成为京郊名噪一时的园林荟集之地。到了清朝,皇帝也同样看中了西郊这块绝好的造园之地。大规模地兴建园林就如此开始了。
2. 北京圆明园游览图图片
1
圆明园游览路线。
第一,从圆明园南门进入圆明园(地铁站所在地方),沿大路一直往前走,先游览12生肖、福海和西洋楼遗址;
然后,沿福海岸向西走,游览圆明园西侧的海量自然景观,包含丘陵、湖泊、各种树和植物等;
最后,从西侧的藻园门出来。因此,圆明园的景点主要包含东面的人文景观和西面的自然风光。
2/2
游览后的吃饭和休息。
游览结束后,从藻园门出来,向左拐走到西苑。
那里有麦当劳、肯德基、必胜客、呷哺等速食厅。
假如想吃中式快餐,可以从藻园门出来后直走,到前面的小巷子里去吃,物美价廉,完全没景点周围饭菜极贵的景象。
3. 北京圆明园全景图
1、圆明园的稀世珍宝
1、圆明园12生肖兽首铜像
圆明园12生肖兽首铜像原为圆明园海晏堂外的喷泉的一部分,是清乾隆年间的红铜铸像。
1860年英法联军侵略中国,火烧圆明园,兽首铜像开始流失国外。
到2024年为止牛首、猴首、虎首、猪首、和马首铜像已回归中国,珍藏在保利艺术博物馆;2024年4月26日,法国皮诺家族在北京宣布将向中方免费捐赠流失国外的圆明园十二大水法中的青铜鼠首和兔首。此次捐赠的鼠首、兔首,为北京圆明园流失的12生肖青铜像中的两件。
2、圆明园印
末外交官薛福成在其 《出使英法意比四国日记》 中记述:光绪十六年(公元1890年),他在巴黎东方博物院中国展室中发现“有圆明园玉印二方。一曰:‘保合太和’,青玉方印,稍大;一曰‘圆明园印’,白玉方印,稍小”。
1904年(光绪三十年),康有为游巴黎,在奇规昧博物馆曾见过中国内府珍物及玉玺等,并觉得是圆明园文物。
3、四十景图
圆明园《四十景图》,是依据乾隆皇帝弘历的旨意,在乾隆九年(1744年)前后,由宫廷画师、词臣绘制而成的40幅分景图。
1860年,英法联军火烧圆明园时,这套珍贵的彩绘图被侵略者掠走,献给了法国皇帝拿破仑三世,现存于法国巴黎国家图书馆。
4、女史箴图
《女史箴图》为中国东晋顾恺之创作的绢本绘画作品。原作已佚,现存有唐代摹本,原有12段,因年代久远,现存仅剩9段,为绢本设色,现珍藏于大英博物馆。
5、圆明园全景图
《圆明园四十景图》由清代宫廷画师沈源、唐岱绘制,并由乾隆题词。
1860年,英法联军火烧京西五园三山时,将这四十幅画掠夺走。现藏于法国巴黎法国国家图书馆。自从1860年英法联军攻入北京火烧圆明园以来,不只堪称“东方文化艺术宝库”的中华园林付之一炬,大量的珍品文物也随之被英法联军掳走,(也包含这40 套80幅乾隆年间绘成的圆明园全景图),并一直不愿归还中国。
2、圆明园被毁掉是什么原因:
圆明园是被美、法、德意日等,国家侵略大家国家时毁灭的。
在没筹备的某一天,这类强盗们强行抢夺了圆明园的各种宝物,稀世珍宝。首次,他们两手空空的走进,却满载而归。
1860年十月6日,英法联军侵入北京,闯进圆明园。他们把园内但凡能拿走的东西,统统掠走;拿不动的,就用大车或牲口搬运;实在运不走的,就任意破坏、毁掉。
为了销毁罪证,十月18日和19日,三千多名侵略者奉命在园内放火。大火连烧三天三夜,烟云笼罩了整个北京城。国内这一园林艺术的瑰宝、建筑艺术的精华,就��样化成了一片灰烬。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 -圆明园
4. 北京旅游景点圆明园
方壶胜境
在福海东北岸湾内,1738年(乾隆三年)建成,是圆明圆中最为漂亮的建筑。此景前部的三座重檐大亭,呈“山”字形伸入湖中,中后部的九座楼阁中供奉着2000多尊佛像、30余座佛塔,建筑宏伟辉煌,是一处仙山琼阁般的著名景观,主题阁楼实为一座寺庙建筑。
九州清晏
九州清晏为圆明园中最早的建筑物群之一,部分建筑物为康熙年间所建。雍正初年,此部分景区成为帝王要紧的寝宫区。历史上著名的西太后(慈禧)为“懿嫔”时居住在此。九州清晏坐落于圆明园九州区域的中轴线上,此处是“上元三宴”之首宴的地方。此处也是各地衙门,向皇帝呈览贡品、物件、画册的地方。
正大光明
正大光明是皇帝在园内举行朝会、接见外使的行政地区。功能类似故宫太和殿、保和殿,亦是皇帝驾崩后停灵之处。占地10万平米,建筑面积7000平米。正大光明殿建成于1725年(雍正三年),内檐高悬雍正御书“正大光明”四字匾。
鸿慈永诂(安佑宫)
鸿慈永诂,亦称安佑宫,圆明园四十景之一,坐落于月地云居西北,为清帝御苑的皇家祖祠,主要供奉御容画像,是一处大型的寺庙园林,占地6.5万平米,筑面积3600平米。
蓬莱洲
蓬岛瑶台:建于1725年(雍正三年)前后,时称蓬莱洲,乾隆初年定名蓬岛瑶台。坐落于福海中央,为相连的三座湖心岛,仿神话中一海三山之意,水雾中的蓬岛瑶台如仙境一般。
海晏堂
海晏堂由正楼和后工字蓄水楼组成,是最大的一处欧式园林景观。海晏堂正楼朝西,上下各十一间,楼门左右有叠落式喷水槽,阶下为一大型喷水池,池左右呈八字形排列着国内12生肖人身兽头铜像。每昼夜十二个时辰,由12生肖依次轮流喷水,俗称水力钟。
5. 圆明园 游览图
圆明园游览路线:第一,从圆明园南门进入圆明园(地铁站所在地方),沿大路一直往前走,先游览十二知生肖、福海和西洋楼遗址;
然后,沿福海岸向西走,游览圆明园西侧道的海量自然景观,包含丘陵、湖泊、各种树和植物等;最后,从西侧的藻园门出来。因此,圆明园的景点主要包含东面的人文景观和西面的自然风光。
6. 北京圆明园景点图片
园明园没没四十八景,有四十景。
圆明园四十景,是指园内独成格局的40处园林风景群。一个景就是一座“圆中园”或园林建筑群。
正大光明
本景为圆明园四十景之首,实即清帝在圆明园的前朝。
正大光明前为出入贤良门,左右有东西配殿五楹,分别为茶膳房、御书房、清茶房和军机处。正大光明殿面阔七间,进深五间,前后有出廊,灰瓦,卷棚歇山顶。殿内有雍正帝手书楹联“心天之心而宵衣旰食;乐民之乐以和性怡情”,及乾隆帝所书“遹求宁观成,无远弗届;以时对育物,有那其居”。东壁悬御书《周书·无逸》,西壁悬《豳风图》(至英法联军焚园时,似悬挂圆明园全图)。殿后有寿山,山上有笋石,后移到今天颐和园仁寿殿。
出入贤良门,亦称圆明园二宫门,南向门殿五间,挂雍正御书“出入贤良”四字匾。门内为七间大殿,内檐高悬雍正御书“正大光明”四字匾。
勤政亲贤
西与正大光明毗连。
本景区为前朝区的要紧组成部分,是清帝在园内听政和处置平时政务的场合,功能像紫禁城内的养心殿。
勤政殿,为南向五间殿前后各接抱厦三间,外檐悬雍正帝御书“勤政殿”匾���雍正、乾隆、嘉庆、道光、咸丰五帝在园内召见群臣御门听政必在此殿;亦是皇帝平常批省章奏、召对臣工、引见官员和会见外藩王公之所。殿内明间设宝座,后屏风上刻乾隆帝御书《无逸》篇;后楹高悬雍正帝御书额“为君难”,东壁陈乾隆帝御制《创业守成难易说》,西壁陈御制《为君难跛》。勤政殿东面的芳碧丛是清帝常常在夏季办公和用膳的场合;芳碧丛后面是面阔九间、前出抱厦三间的保合太和殿,殿内设有东西暖阁;再往北就是珍藏有各种名贵字画、西洋雕刻和文具的富春楼。东为飞云轩、静鉴阁,北为怀清芬、秀木佳荫、生秋庭。静鉴阁东为保合太和、富春楼、竹林清响。
九洲清晏
九洲清晏:坐落于圆明园西部,九洲景区中轴线上,前湖与后湖之间。
本景点为皇帝寝宫。南面是前湖,与“正大光明”相隔;北边是后湖。后湖周围有九个人工岛,九洲清晏就在其中一个小岛上,占地约70万平米。
九洲清晏最前为圆明园殿五楹,后为奉三无私殿七楹,九洲清晏殿七楹。东为天地一家春,西为乐安和,再西为清晖阁、露香斋、无倦斋、茹古堂、松云楼、涵德书屋。西路后于道光年间焚毁,翻建慎德堂。岛南有汉白玉石桥两座,左为金鳌桥,右为玉蝀桥。
九洲清晏为圆明园中最早的建筑物群之一,九洲清晏其名含义九洲大地河清海晏,天下升平,江山永固。
雍正初年起大规模扩建圆明园,此部分景区成为帝王要紧的寝宫区。此处也是“上元三宴”之首宴的地方。和各地衙门,向皇帝呈览。
7. 北京圆明园导览图
北京颐和园智能导览系统上线了!包含:电子导览、语音解说、手绘地图,让游客在景区内游玩时愈加便捷、智能,同时也提高了游客体验度,让景区得到了质的飞跃,是北京颐和园走向信息化、智慧化年代必必不可少的功能项目。
颐和园,中国清朝时期皇家园林,前身为清漪园,坐落在北京西郊,距城区15公里,占地约290公顷(2.9平方千米),与圆明园毗邻。它是以昆明湖、万寿山为基址,以杭州西湖为蓝本,汲取江南园林的设计手法而建成的一座大型山水园林,也是保存最完整的一座皇家行宫御苑,被誉为“皇家园林博物馆”。
8. 北京圆明园游览攻略
遵守规则、尊敬历史公园立下牌子,写明“请不要进入”,代表公园是禁止游客进入的。
9. 北京圆明园游览图片
在建筑艺术上,圆明园形成了一种中西合璧的独特风格。
长春园的北端,原建有一组园林化的欧洲式宫苑,其中有座“西洋楼”,由意大利传教士、画家郎世宁等外国专家设计,创建于清乾隆12年至24年(1747—1759),建筑用料很多是精雕细刻的石材,主要景区装置了多种形式的水池和机关喷泉。
园路铺饰、绿篱修剪,与围墙、石雕、铜像等都具备西方特点,但楼顶却盖上了中国特有些琉璃瓦,墙壁上镶嵌着琉璃砖,同时使用了中国传统的迭石技术和砖雕工艺。
这在当时,可算是世界上唯一的一处兼有东西方风格的园林建筑群,因而被西方誉为“万园之园”。园内还珍藏了极为丰富的文物珍宝、字画典籍,堪称是东方文化艺术宝库
圆明园占地350多公顷,其中水面面积约140公顷,圆明园的陆上建筑面积比故宫还多一万平米,水域面积又等于一个颐和园,总面积等于8.5个紫禁城。
圆明园周围连绵10公里,由圆明园、绮春园、长春园组成,而以圆明园最大,故统称圆明园(亦称圆明三园)。
除此之外,还有很多属园,分布在圆明园的东、西、南三面,其中有香山的静��园、玉泉山的静明园、清漪园(后来的颐和园就是在此基础上建造起来的)等,全园面积合计5000多亩。
圆明园不只汇集了江南若干名园胜景,还创造性地移植了西方园林建筑,集当时古今中外造园艺术之大成。
园中有金碧辉煌的宫殿,有玲珑剔透的楼阁亭台;有象征热闹街市的“交易街”,有象征田园风光的山乡村野;有仿照杭州西湖的平湖秋月、雷峰夕照,有仿照苏州狮子林的风景名胜;还有仿照古时候诗人、画家的诗情画意建造的,如蓬莱瑶台、武陵春色等。
可以说,圆明园是中国人民智慧和血汗的结晶,也是中国人民建筑艺术和文化的典范。
不只这样,圆明园内还珍藏了无数的各种式样的无价之宝,极为罕见的历史典籍和丰富珍贵的历史文物,如历代字画、金银珠宝、宋元瓷器等,堪称人类文化的宝库之一,是世界上一座最大的博物馆。
圆明园的园林造景多以水为主题,因水成趣,其中不少是直接吸取江南著名水景的意趣。
圆明园后湖景区,环绕后湖构筑九个小岛,是全国疆域《禹贡》“九州”之象征。
每个岛上建置的小园或风景群,既各有特点,又彼此相借成景。
北岸的上下天光,颇有登岳阳楼一览洞庭湖之胜概,“垂虹驾湖,蜿蜒百尺,修栏夹翼,中为广亭。
纹倒影,滉漾楣槛间,凌空俯视,一碧万顷”。
西岸的坦坦荡荡,酷似杭州玉泉观鱼,俗称金鱼池。
凿池为鱼乐国,池周舍下,锦鳞数千头。
圆明园西部的万方安和,房子建于湖中,形作卍字,冬暖夏凉,遥望彼岸奇花缬若绮绣。
雍正皇帝喜欢在此居住。
圆明园北部的水木明瑟,用泰西(西泽)水法引水入室,转动风扇,“林瑟瑟,水泠泠,溪风群籁动,山鸟一声鸣。
乾隆皇帝喜欢在此消暑。
长春园西湖中的海岳开襟,在白玉石圆形巨台上建有三层殿宇,远远望去宛若海市蜃楼一般。
10. 圆明园游览图好看的
富丽堂皇的圆明园;條垍頭
化为火海的圆明园;垍頭條
断壁残垣的圆明园;頭條垍
稻花香里的圆明园;頭條垍
旅游景点的圆明园。垍頭條
圆明园在康熙年间开始修建,一直到乾隆年间基本格局才完成,是有万园之园之称的皇家园林,充分表现了清廷的奢靡和实力,宝贝无数,美轮美奂,富丽堂皇。垍頭條
1860年,第二次鸦片战争时,圆明园被英法强盗洗劫,然后放火毁灭证据,化为火海。頭條垍
清末一直没修复,民国时,被各路军阀地方权势当成了建材场,各种石材,雕刻,看得上眼的,都被巧取豪夺,只剩不可以借助的断壁残垣。垍頭條
最后周围农民进入,填湖开荒,种上了水稻,150年历史的庞大园林,稻花香里,蛙声一片。垍頭條
1949年后,对圆明园遗址进行保护,结合爱国主义教育,成了有名的一个景点。垍頭條
11. 北京圆明园游览图好看的
可以在在线预约,上面都老年人和儿童票都有勾选的。
请去官方网站预约,自己做不来可以请青年代劳。
祝,顺利成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