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苗族舞龙嘘花风俗”又号称“勇敢者的游戏”、“勇敢者的狂欢之夜”。是苗疆腹地台江千年来不变的传统风俗,据老人回忆,即便是在“破四旧”的文化大革命年代,台江的广大群众依旧勇敢地在正月十五走上街头去“舞龙嘘花”。
“苗族舞龙嘘花风俗”历史源远流长,据民间传闻可以追溯到唐朝,是外来文化与当地苗族文化相结合的产物,并在台江苗族区域得到了发扬光大,使之成为目前各族文化和谐共处的典范。每年正月初七开始,县城周围的村寨就开始扎龙做花。而到了正月十五的夜晚,舞龙嘘花之夜,舞者一丝不挂,不怕火花烫伤;嘘者也是勇敢者,不怕追逐的劳累和艰险;观者也是勇敢者,不怕花筒四射,紧追围观;无论男女老幼都可舞、可嘘、可观,场面精彩热门,每年都会吸引来自海内外上万游客前来观赏。因为“苗族舞龙嘘花风俗”燃起众人内心的情感之火,活动总是通霄达旦,着实地体现了苗疆儿女龙腾虎跃的勇敢和智慧。
每年正月十五,台江县县城百龙齐聚,万人狂欢闹元宵。
当晚,县城锣鼓喧天,万人空巷,各村寨出的龙云集县城,在街上狂舞同意疯狂的嘘花,大家会用自制或买来嘘花筒对龙嘘花,舞龙者赤身迎失火花中狂奔。舞龙者大多赤裸上身,堪称勇敢者的游戏。
“舞龙嘘花”是台江县苗族同胞闹元宵的一项民间传统活动,元宵之夜,大家利当地民间用自制的土火药花筒,沿街等候龙的到来,龙刚进入城内,只见舞龙者高喊“花来了、花来了”,嘘者手持花筒蜂拥而致,点燃自己手上的花筒,发出“呼呼”的喷射声直指龙头、龙身,顿时,火光滔天,犹如波浪,一波翻过一波,舞龙者赤身裸背在火花四射中举着龙灯前进,直至龙头和龙身被烧得面目全非。好看的礼花炮在上空闪耀,嘘花和舞龙在追逐、比拼,惊险刺激,壮观无比。
每年前来台江观看舞龙虚花的游客不少,很多中外游客冒着“枪林弹雨”般的火花在抢拍精彩瞬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