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洮,古称狄道,自古为西北名邑、陇右重镇、古丝绸的道路要道,是黄河上游古文化发祥地之一,素有“彩陶之乡”、“兰州的卫星城“、”兰州的后花园”的美誉。坐落于甘肃中部,定西西部。全县总面积2851平方公里,辖12个镇、6个乡,6个社区、324个村委会,2373个村民小组,年末常驻人口53.91万人,其中农业人口49万人。全县耕地面积108万亩,海拔1730--3670米,年平均气温7℃(最高气温34.6℃,最低气温-29.5℃),年降水量317--760毫米,无霜期80--190天。近年来,临洮县相继荣获“全国田径之乡”、“中国花木之乡”、“中国民间艺术之乡”、“中国花卉之乡”、“全国科技进步先进县”、“全国残疾人工作先进县”、“全国民政工作先进县”、“全国科普示范县”等殊荣。
地区概况/临洮县
临洮,坐落于甘肃中部,定西西部,是省会兰州的南大门。临洮总面积2851平方公里,辖12个镇、6个乡,6个社区、324个村委会,2373个村民小组,年末常驻人口53.91万人,其中农业人口49万人。临洮耕地面积108万亩,海拔1730--3670米,年平均气温7℃(最高气温34.6℃,最低气温-29.5℃),年降水量317--760毫米,无霜期80--190天。近年来,临洮县相继荣获“全国田径之乡”、“中国花木之乡”、“中国民间艺术之乡”、“中国花卉之乡”、“全国科技进步先进县”、“全国残疾人工作先进县”、“全国民政工作先进县”、“全国科普示范县”等殊荣。
临洮,古称狄道,自古为西北名邑、陇右重镇、古丝绸的道路要道,是黄河上游古文化发祥地之一,素有“彩陶之乡”、“文化县”美誉。迄今建县已有2380多年的历史。闻名中外的马家窑文化、寺洼文化、辛店文化都因第一发现于境内而得名。临洮县城距兰州区仅100公里,212等三条国道穿境而过,城乡道路纵横交错,四通八达;兰临高速公路的通车,进一步缩短了临洮到兰州的距离。伴随临罐、康临等高速公路的动工建设,临洮的交通条件将愈加便利。
旅游景点/临洮县
水泉山庄介绍
水泉山庄坐落于临洮县城北40公里,距兰州40公里、兰临高速公路安家咀出口7公里,濒洮河而建,占地百余亩,园区内现以软梨树为主,核桃、梨树成片,30年树龄以上的树木占40%以上,参天蔽日,时令花卉接连不断,际目一派对田园风光,园内曲道幽径,山清水碧,镶砌凉亭,回廊错落致,游客置身园中,各类果蔬,游客可自由摘尝。
该园为宏远公司于2002年在原有果园的基础上投资改扩建而成,园区设计新颖,布局独特,园区内集亭台水榭、游乐餐饮、垂钓划船、度假休闲、商务会议于一体,配套设施齐全。该园是临洮最早以开发度假休闲为主的旅游点之一,尤其是距兰州仅40多公里的车程,便捷的交通区位优势、好的休闲环境、丰富的服务功能,其经过近几年的进步,已成为各类游客周末休闲度假的理想场合。
临洮佛归寺生态旅游园
佛归寺生态旅游园坐落在临洮城南3公里的洮阳镇旭东村紫云山,其山峰属岳麓山山系,是国家AA级临洮县岳麓山森林公园的主要组成部分。
据《搜神记》第六卷和清代陈如平《岷州续志采访录·祥异记事》里分别记载:“秦始皇二十六年,有长人长五丈,足履六尺,皆夷狄服,凡十二,见于临洮”。传闻十二长人因体长,难入临洮县城,于是南行,大家好奇追随,追至城南紫云山前,长人一晃无影无踪,追随者更为好奇,从紫云山探寻,在紫云山平台发现“长人”足印,而不见“长人”,因而觉得仙归于此,从此紫云山香火不断,后在唐代建寺,名曰“佛归寺”。
文章记者:我爱去旅游网记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