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起耶路撒冷圣城,真是一千零一夜也讲不完。这里是三大宗教的诞生地,历史地位可见一斑。哪三大宗教?对你说吧:犹太教,伊斯兰教和基督教。这里有海量著名的教堂,包含圣墓教堂,犹太圣殿遗迹,金顶清真寺……是知道宗教历史的必去之地。
《圣殿山上的金色清真寺》
耶路撒冷城最漂亮的象征——金顶清真寺建于公元691年。85公斤的黄金覆盖着它的顶部,精美的马赛克镶饰着整座建筑。在阳光的照射下,金光灿灿,辉煌无比。伊斯兰教说:这是先知穆罕默德“夜行和登霄”聆听真主安拉祝福和启示的圣城,有世界最漂亮的清真寺。因此耶城就成了伊斯兰教仅次于麦加和麦地那的第三圣地。为了争夺圣地,自古以来,不知发生过多少次残酷的征战。18次被夷为平地,可每次之后都得到复兴,又被兴起。在哭墙右边,有一条小路,可直通到金顶。


入夜,耶路撒冷从白天的喧嚣中陷入沉寂,然而金顶清真寺依旧在夜幕中熠熠生辉,给人一种肃穆庄严的感觉。


夜幕中的金顶清真寺




金顶的下面就是以色列著名的哭墙,也是犹太第二圣殿的废墟。




哭墙之上的金顶清真寺






金顶清真寺可以由哭墙侧面的一条小径进入,天天有不一样的开放时间。所以对于跟团游的朋友有时受时间限制就不是比较容易碰巧在开放的时间內在那里有足够的时间游历。








一般不是穆斯林的游客是不可以进入这个清真寺的。但据了解可以用阿拉伯文背诵一两句古兰经,就能进入。有想去的朋友可以试一试背诵几句古兰经。




雨后的金顶清真寺清爽干净,空气清爽,给人一种大方的感觉。










这里圣迹遍地,金顶下面就是犹太教第二圣殿遗址的哭墙。恢复圣殿是所有以色列犹太人的梦想,但在旧址上因为金顶清真寺的打造,已经不可能了。据了解以色列政府计划打造第三圣殿,地址选择和设计工作已经基本完成了。






















《哭墙下的犹太人》
世界第三大圣城耶路撒冷有一堵著名的墙,即哭墙。哭墙又称西墙,是耶路撒冷旧城古时候犹太国第二圣殿护墙的一段,也是第二圣殿护墙的仅存遗址,长约50米,高约18米,由大石块筑成。
犹太教(Judaism)把该墙看作是第一圣地,教徒至该墙例须哀哭,以表示对古神庙的悼念并期待其恢复。
千百年来,流落在世界每个角落的犹太人回到圣城耶路撒冷时,便会来到这面石墙前低声祷告,哭诉流亡之苦,所以被叫做“哭墙




哭墙下阅读犹太圣典的犹太教徒。注意他们两鬓长长的头发。


不少犹太男性的两鬓留有非常长的鬓发,自然的飘下,有时在研读经书的时候不时的用手指卷起,散开,再卷起,再放开。这类犹太教徒好像有的另类。


原来他们就是所谓的极端正统犹太教徒。极端正统派犹太教是犹太教正统派中最守旧的一支,他们终生研读犹太经典,天天到哭墙祈祷,不参加社会工作,经济来源呢,靠的是政府的补贴,更要紧的是他们还不需要服兵役。这一点非常让其他犹太教徒感到不平,一直抗议政府对他们的特殊照顾。


阅读经书的犹太人




哭墙祈祷
在拥有3000年历史的这座古城,在著名的犹太人第二圣殿遗址哭墙下,祈祷是大家生活的一部分,在祈祷的人群中,有手拿《圣经》、背着枪的女兵,也有胡子有一尺多长、专心真诚的犹太老人。


在哭墙那里大家总能见到不少的犹太人手拿圣经圣典口中念念有词,摇头晃脑,手舞足蹈,点头哈腰……你了解为何吗?


原来是犹太教徒有个礼节,就是在读圣典的时候里面不时的会出现犹太教的先知圣人等,一旦出现他们的名字时,犹太教徒就会向他们鞠躬行礼致敬。出现一个,念到一个就会鞠一次躬,一旦连续出现几个或者多人圣人时,就会不停的鞠躬致敬,以致于在外人看来就会像他们在跳舞一般。




携带女儿哭墙祈祷的犹太人






各种哭墙祈祷的犹太人


哭墙是犹太教圣殿两度修建两度被毁的痕迹,是犹太民族2000年来流离失所的精神家园。也是犹太人心目中最神圣的地方。犹太人相信它的上方就是上帝,所以但凡来这里的人,无论是不是为犹太人都一律戴小帽,由于他们觉得,让脑袋直接对着上帝是不敬的








哭墙祈祷






路边一群学生走在耶路撒冷古老的石路上,墙上是一副历史画卷,她们与这副历史画卷深深地融为一体,大家非常难分辨出历史还是现实。


哭墙下面有个犹太教课堂,或者称讲经堂,里面有不少厚厚的圣典圣经,还不时的会出现不少学生。除去这里的犹太教课堂,在以色列几乎到处都能看到犹太教讲经书的场合和课堂。学习念书在以色列很常见,在教室里甚至到处能看到辩论的场面。




那厚厚的一摞摞的先大家圣大家的经书啊……


课堂一隅








在耶路撒冷有不少犹太教课堂。常有各种学习活动举行,学生不时的进行讨论辩论,学习环境浓厚。这是这种课堂一隅。


大家进入哭墙是需要净身的,以示尊重。这里的洗手池即为净身之用。洗手,然后再去戴上白色的犹太小圆帽,就能进入哭墙祈祷了


一女子静静的目前哭墙在注视着祈祷的大家。


祈祷时男女有别进入广场哭墙。男性需要戴上传统帽子,假如没帽子,入口处亦备有纸帽提供。很多徘徊不去的祈祷者,或以手抚墙面、或背诵经文、或将写着祈祷字句的纸条塞入墙壁石缝间。历经千年的风雨和朝圣者的抚触,哭墙石头也泛泛发光,如泣如诉一般。


女子哭墙祈祷的一侧


大家把写有美好愿望的纸条折好塞入哭墙上高大的石缝內。或是祈求好运,或是缅怀过去,期望和平的愿望可以达成。


看到这个场景了吗?犹太教的成人礼!
犹太教的成人礼,男生要换下普通衣服,换上标准服装:头上和手臂上要各带有一个装着圣书的小羊皮袋子,用黑色的皮条一个捆在脑门上,另一个捆在手臂上,身上披的是一件特制的披肩,这个男生就是如此打扮的。男生面向墙壁,默诵经书。了解为何脑袋上第一个小羊皮盒子吗?由于犹太人教育孩子一生中非常重要的是智慧,所有都可以失去,唯独智慧不可以。小盒子里装的就是智慧,离脑袋近期,离上帝近期。








哭墙我去了两次,有一次是长眠日,哭墙不许拍照。只能抽空来张以哭墙为背景的自拍吧


永恒的耶路撒冷,凝聚了厚重的历史沧桑。每一块石头都有着说不完的故事。走马观花式的短暂采风,领会不到其阅历之万一。但仍能感觉到圣城的博大和对世界宗教历史的进步所承载的使命和贡献。


《难忘的耶路撒冷》
一个漂亮女生仰望凝视圣像


耶路撒冷之所以难忘,历史圣城的自己魔力和历史容量固然是其非常重要的原因,但对每个来自世界各地朝圣的人来讲,在那里可以亲历历史亲自感受圣城的每一块石头和不期而遇的每一位陌生的人邂逅,可能愈加使人难忘。
下面是一些我在耶路撒冷参观每个圣地教堂和街道时随拍的一些人像,可能更能反映出大家在亲自面对宗教圣地圣物时的内心世界。


真诚的老人


母女参观完神墓教堂走出教堂时的表情。


惊诧的眼神少女


街道上奔跑的巴勒斯坦小姑娘


街头艺术家


高雅绅士类的小贩


来自俄罗斯的真诚犹太女性


圣墓教堂里面的神职职员


READING




在耶稣被钉死的圣墓之地祈祷膜拜












大学生的风采


等候膜拜基督圣物的大家


耶路撒冷街头




来自捷克的一家等待参观进入哭墙的安检


来自非洲的信徒


圣杯-耶路撒冷的象征。
就写到这吧。永恒的耶路撒冷,漂亮的耶路撒冷,让人难忘。我相信每一个人心中都有一个自己独特的圣城-耶路撒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