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广 热搜:

黔北旅游攻略之二(赤水美食)

   日期:2025-02-28     来源:www.oepgc.com    浏览:361    评论:0    
核心提示:赤水地处黔北、川南结合部,受地域文化影响,其传统饮食习惯和烹饪技艺相互交织、融合,形成了独具一格、多姿多彩的风味名吃,赤水有以叶儿粑、鸭儿粑、烤鱼、复兴豆腐干等二十余种特点小吃。一年四季在赤水均可品尝新鲜竹笋和野菜。     赤水拥有三大菜...

赤水地处黔北、川南结合部,受地域文化影响,其传统饮食习惯和烹饪技艺相互交织、融合,形成了独具一格、多姿多彩的风味名吃,赤水有以叶儿粑、鸭儿粑、烤鱼、复兴豆腐干等二十余种特点小吃。一年四季在赤水均可品尝新鲜竹笋和野菜。

     赤水拥有三大菜系,即以赤水豆花、赤水河鱼为主菜的瀑布菜系;以赤水生态腊肉、香肠为主的丹霞菜系,曾获国际食品展会金奖;以竹笋、野菜为主菜的熊猫菜系。     赤水饮食六大分类,有乡土酒水筵、风味小吃筵、熊猫竹笋餐、恐龙桫椤筵、赤水河鲜鱼筵、丹霞野菜荤素筵。       1.)赤水河鲜宴:以赤水河特产青驳、岩鲤、江团、黄腊丁、翘壳鱼等鱼类为材料,佐以10余种调料精制而成,品种多样,色香味俱全,麻辣味浓,辣而不燥,油而不腻,鲜嫩爽口,清香四溢。       2.)赤水豆花面:使用宽面条(水面)材料,将面条煮熟盛入豆浆碗中,用备好的豆花覆盖其上。食者将豆花和面条蘸佐料(佐料以辣椒、肉臊为主,兼少量鸡丁、麻油、姜、葱、蒜、鱼香菜、花椒),食之味美可口。胖哥烤鱼:以赤水河鲜鲤鱼为材料。先将鲜活鱼去鳞、剖开,去掉内脏,擦净,置于烤炉上,边烤边涂佐料,反复翻烤,涂佐料,直至熟透,最后以鱼香菜垫底,将烤好的鱼置于盘中,再淋上配料。吃起来皮酥肉嫩、麻辣有加,香飘四溢。       3.)黄糕粑:用上等糯米面和肯定比率的大米面混合、拌匀,加以红糖到肯定稠度,用黄粑叶或斑竹笋壳包扎蒸焖而成。呈棕黄色,口味甜糯,冷热可吃,烧、炸更佳。       4.)刀削面:将麦面制成面团(稍硬点)用刀削成片(块)、置于锅中煮熟,捞出盛于碗中,再将炖好的豌豆和大肉覆盖。其特征是肉厚皮薄、肉质鲜嫩、汤味清香、浓而不腻。猪儿粑:用上等糯米磨成粉,配以适合的大米粉,拌匀,将制好的佐料(姜、葱、蒜、肉沫、鸡丁、花生米等)作馅包好,再用菜叶(芭蕉叶也可)包裹,置于蒸笼中焖蒸几分钟即可。松软爽口,香飘四溢。       5.)清炖江团:主料使用赤水河鲜活江团鱼,配料7种,调料6种,特点是汤清味鲜、肉质酥烂、营养丰富。       6.)红烧江团:主料使用赤水河鲜活江团鱼,配料2种,调料3种,特点是色香味俱佳。       7.)珊瑚冬笋:主料使用冬笋,调料7种。特点是形似珊瑚,颜色洁白,鲜咸脆嫩,风味凉菜。       8.)茉莉竹荪:主料使用竹荪,配料是茉莉花12朵,调料4种。烹制办法较简,但却是帝王御膳的上品,因竹荪有“蘑菇皇后”之美称,质高、味鲜,形美,色彩素雅,味爽可口,清香扑鼻。       9.)传统菜肴:古时候婚丧喜庆待宾用菜,主要有水八碗宴席和九大碗宴席之分,一般大半是蒸菜,如粉蒸肉、粉蒸排骨、烧白、什脍等。       10.)剑光汤圆:面粉为吊浆粑,汤圆心使用各种食用香料,分别拌和13种配料,可制作出十多种品种,各有风味,柔软可口,香味绵绵。       11.)脆臊面:使用机制面条煮熟,调上鲜汤,加入特别佐料而成。特征是酥脆爽口,微带酸甜成荔枝味,美味无穷,可口饱腹。       12.)熊猫餐:主料使用各种竹食品,最富竹乡特点。用竹中的竹笋系列、竹荪、竹鼹、竹鸡、竹燕窝,玉兰片等做成竹食品系列美味佳肴成席,佐用竹筒饭,用竹餐具,开胃健脾、清鲜可口,别有风味,食后难忘。       13.)风味小吃:除剑光汤圆、脆臊面外,风味小吃还有徐猪儿粑、米团子、翻砂鸡蛋糕、肠碎面、炒面、鸡火脍面、水晶包子,东东包子、三镶包子、夹沙肉、小笼排骨,浑水粑、吴饼子、薛花生、向糍粑、陈豆花、丁豆花、麻辣烫、烧烤等等。    6、)特产:赤水特产主要有赤水虫茶、赤水晒醋,竹类纪念品、与竹有关的食品等。在赤水延安中路有竹工艺制品一条街,竹扇、竹筷、竹簧茶叶盒、竹雕工艺品、竹傩具、竹席等一应俱全。赤水尚家湾市场、康佳集贸市场是土、特商品的集散地,有筒筒笋、鲜竹笋、玉兰片、竹荪、灵芝、天麻、杜仲、木姜油等。

 
标签: 贵州旅游
打赏
 
更多>同类攻略
0相关评论

推荐图文
热门推荐
点击排行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免责声明  |  使用协议  |  版权隐私  |  网站地图  |  排名推广  |  广告服务  |  积分换礼  |  网站留言  |  RSS订阅  |  违规举报
中国旅游网-跟团游,自由行,国内游,出境游,周边游,自驾游,景点门票,特价机票,火车票及酒店一站式旅游预订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