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县坐落于甘肃东南部,邻接四川。总面积4994平方千米。总人口24万人(2004年)。县人民政府驻城关镇,邮编:746400。代码:621222。区号:0939。拼音:WenXian。地处东经104°1616-105°2729,北纬32°3543-33°2036。东西长217公里,南北宽156公里,幅员面积5000平方公里,辖2区25个乡(镇),有汉、藏、羌、蒙、撒拉、东乡等11个民族,总人口25万人。县委、县政府所在地文县城关。
地点/文县
文县坐落于甘肃南陲,坐落在甘、川、陕三省交界处,地处秦巴山地,素有“陇上江南”、“甘肃西双版纳”、“大熊猫故乡”之美誉,既有北国之雄奇,又有南疆之灵秀。全县辖3镇17乡,总人口24.84万人,其中农业人口21.76万人,居住着汉、藏、回、维吾尔、土家等7个民族,是全国白马氐人主要居住区之一。全县总土地面积4994平方公里,有耕地面积31.80万亩。
地质
文县西高东低,东西长约217公里,南北宽约156公里,最高海拔4187米,最低海拔550米,山地约占总面积的90%。全县自东向西由亚热带丘陵区向高山峻岭、深山峡谷区展布,形成西高东低的地形。山峰海拔高程1000米-4187米之间,河谷海拔高程550-1650米。全县属长江流域、嘉陵江、白龙江、白水江水系,境内白龙江、白水江由西至东穿流而过,汇入嘉陵江。境内白龙江、白水江由西至东穿流而过,汇入嘉陵江。具备夏无酷暑,冬无严寒的气候特征,适合于南北多种动植物繁衍生栖。 文县地处内陆腹地,属秦巴山区,地形独特,架构复杂。境内山高林密,江河纵横,素有“陇上江南”之誉,资源十分丰富。境中国大陆形的复杂性和气候垂直分布的多样性,天然造就了丰富的生物种群。
气候
文县属亚热带向暖温带过渡区,垂直气候差异明显,形成了亚热带、温带、寒带叠次镶嵌的不同气候种类区。为亚热带北缘山地气候,每年平均降水量400-1000毫米,年平均日照数1200-1800小时,无霜期250-310天。年平均气温15℃,无霜期260天左右。
文县西高东低,东西长约217公里,南北宽约156公里,最高海拨4187米,最低海拨550米,山地约占总面积的90%,境内已探明的金属矿和非金属矿有20多种,100余处。境内中国四大天池之一的洋汤天池。
国道212线从文县东西贯通,两条省道和十多条县乡道路与国道连接,南达成都、重庆,西连九寨沟、黄龙寺,北通武都、兰州。
旅游/文县
有历史悠久的三国古战场遗址,邓艾偷渡阴平凿山修筑的古栈道、忽必烈之子阔端攻陷文州后焚毁的古时候城廓、农民起义军李自成与清军战斗过的中寨、屯寨、铁楼寨、哈南寨四大边寨,有朱元障本征伐蜀连连攻破的临江关、火烧关、五里关、玉垒关、悬马关等五大雄关和南起甘肃四大名镇之1、
古称小苏州的碧口-范坝-店坝-对树沟-摩天岭-凋楼河-清凉寺-永宁寺-凤凰山、让水河与丹堡河构成的百里自然风景区,有白马河60里白马民族风情区、位列国内四大天池之首的洋汤天池(文县天池)-天池生态公园近30个美不胜收的自然景观群。这类自然风景、名胜古迹与四川九寨沟、武都万象洞、武则天故乡广元、平武报恩寺、江油李白故里。
南线景区沿线20多个景点,为县乡公路。中线近30个景点,均为国道,西线70%的里程为国道,其余均为县道。
重点自然景区
1、 南线旅游风景区
东起四川广元至碧口--小九寨生态旅游区、红庙、南山寺、抗日八角楼--大坝风光--库区山水--让水河--店坝对村沟生态游区--摩天岭三国古战场--凋楼河大熊猫、金丝猴栖息地--清凉寺--大岭当梁云涛--凤凰山雄姿--白水江大桥。全线沿途共12个以上主要景点。
2、 中线旅游风景区
碧口白龙江大桥--楼沟滴水观音--玉垒雄关--姜维城(水库已淹没)--关头坝大桥--青龙湖--骆驼山、碟子大的天、明代古本栈道--城关文昌宫--文昌楼--玉虚山园林--五里关--睛霓瀑布--南山基督教堂--西园春色、早鱼场--白马河风情--白马藏羌村寨--邱宾坝大熊猫驯养声、羚牛等珍贵野生动物。全线主要景点18个以上。
3、西线旅游风景区
文县城出发--高楼山峻岭--九曲十八弯--洋汤天池、生态公园、五指洞、跑马坪、尖山卓笔--白龙江三国古栈道等20多个景点。
文县天池国家森林公园坐落于陇南文县以北约100公里处的崇山峻岭之中。因为远古时期的地壳活动,导致地壳断裂,洋汤河河道被堵截,于是在海拔高度为2400余米的天魏山上,便汇成了状如葫芦的一湖碧水,文县天池有九道大湾和一百零八个小湾,方圆20公里,水深97米,水域面积80公顷。
文章记者:我爱去旅游网记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