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县,隶是甘肃陇南,坐落于甘肃南部、陇南东北部。成县古称成州,西魏置成州,明朝降州为县。成县下辖14镇、3乡,15个居民委员会、245个村民委员会,总面积1676.54平方公里,总人口为27.09万,常住人口24.59万人,其中城镇人口11.81万人,城镇化率为48.03%(2017年)。成县地处西秦岭余脉,地势呈西北高,东南低,海拔在750-2377米之间,属暖温带半湿润气候,四季分明,冷暖适度,被誉为“陇右小江南”、“陇右粮仓”。成县自然资源丰富,有矿产资源、水资源、生物资源等,是全国第二大铅锌矿带。2017年,成县完成生产总值约58.6295亿元。成县被评为“千年古县”,是“中国核桃之乡”、“中国最好旅居度假名县”、“中国最好看的生态宜居旅游名县”。名优特产有成县核桃、红川酒、天麻等。风景名胜有西狭颂风景名胜区、鸡峰山国家森林公园、杜少陵祠等。
地理环境/成县
地方境域
成县坐落于甘肃南部的陇南山,东北与徽县接壤,西与西和相邻,南以西汉水为界与康县相望,东南与陕西略阳县毗邻。地处秦岭山脉南麓丘陵河谷地带,南北宽约55公里,东西长约52公里,地理坐标东径105°23′—105°57′,北纬33°29′—34°21′,总面积1676.54平方公里。
地形地貌
成县属西秦岭余脉,地势呈西北高,东南低,海拔在750-2377米之间,境内多高山峡谷,地貌特点南北为山地,中部为丘陵。青泥河及其支流切割形成的各地块贯穿其间。
气候
成县属暖温带半湿润气候,四季分明,冷暖适度。每年平均气温为12.1℃,无霜期186天,年日照时数1468.5小时,每年平均降雨量581.6毫米左右,相对温度75%。
水文
成县境内有西汉水(犀牛江)、东河、南河、洛河等一江三河为主的水系。
旅游景点/成县
西狭颂
西狭颂风景名胜区,坐落于成县西10公里,国家AAAA级旅游景区。1962年,甘肃政府将《西狭颂》于附近另一处东汉摩崖石刻《耿勋太守碑》(亦称耿君表颂)同列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西峡颂于2001年被国务院公布为第五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鸡峰山
鸡峰山国家森林公园,坐落于成县县城西南15公里,鸡峰山处于西秦岭余脉的徽成盆地中部,海拔1917米。绵延20多公里。鸡峰山面积12583.5亩,有以松、竹为主的乔灌木55科、100余属、200余种。水果、油料、香料、蜜源、
医用和观赏植物102科、446属、1296种。植被覆盖率高达90%以上。鸡峰山古来以鸡峰耸翠列成县八景之一,素有陇右小峨嵋之称。鸡峰山是以教佛为主的宗教文化建筑群。鸡峰山古来就是甘、陕、川三边佛教名山。1999年5月国家林业局公布为国家森林公园。
杜少陵祠
杜少陵祠,又称杜公祠,杜甫草堂,时修筑于成县县城东南3.5公里处的凤凰山麓、青泥河两岸的一处纪念唐代大诗人杜甫的祠堂式建筑。杜甫在成县创作了《龙门镇》,《石龛》,《积草岭》,《泥工山》,《凤凰台》,《万丈潭》、《乾元中寓居同谷县作歌七首》,《发同谷县》等十几首诗篇。
其他景点:裴公湖、泥功山、五仙山、浪沟、吴挺碑 等。
文章记者:我爱去旅游网记者